發燒話題

【火熱報名中】塑造社會的力量:社會與心理+教育+文史哲+外語學群備審面試這樣準備!

【火熱報名中】塑造社會的力量:社會與心理+教育+文史哲+外語學群備審面試這樣準備!

你準備好用「文字力+同理心」打造屬於自己的故事了嗎?各場次報名連結:https://prompt.1111.com.tw/lecture/Google Meet 會議連結(可提問互動):https://meet.google.com/wrz-ymsh-fimYouTube 直播連結(可掛線聽講):https://youtube.com/live/p0ZihH0U6jk?feature=share📚 四大人文社會學群拆解,一次掌握備審與面試怎麼佈局~🗂️ 如何展現「表達力」、「觀察力」與「價值思辨」?🎤 從閱讀體會到生活實踐,都是你的最佳證明!💡 這場講座,不只是升學準備,更幫你釐清自我定位與未來方向!🔸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時間:4/22(二)19:00-20:30@Google Meet📢 想用文字與思想改變世界的你,千萬別錯過~快揪同學、邀爸媽一起來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學問題 24 小時都有人回答你你還在煩惱怎麼準備備審資料或學習歷程嗎!網站右下角的【升大學 AI 小精靈】就是你的升學神隊友✨無論是書審、面試、校系探索還是填志願策略,只要問她,立刻就能獲得貼近需求的解答與建議!現在就點擊與 AI 小精靈對話,讓升學之路更輕鬆、更有方向!👇https://1111.com.tw/25618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 升大學AI小精靈,一次解決所有升學疑問!🔍 1. 指定校系資料查詢推薦輸入像是「台大資工系備審怎麼準備」這類問題,AI 會自動搜尋並提供對應校系的備審參考資料或網址,節省大量找資料的時間。 ➡️ 讓備審資料準備更有方向、有依據。 ➡️ 回應格式清晰易讀,利於快速掃描與儲存。🧠 2. 智慧對話,回答升學疑問升大學小精靈能即時回答有關個人申請、備審資料、學習歷程與面試準備等問題,像是:「114學測國文五標是多少?」、「繁星推薦制度是什麼」通通都能得到清楚的建議。 ➡️ 適合不確定怎麼開始準備、對升學流程不熟的學生。 ➡️ 提供最新大考資訊、相關升學資訊介紹。📚 3. 延伸閱讀推薦+社群連結AI 不只回答你的問題,還會主動推薦相關文章、備審心得、學長姐經驗談與社群討論區,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更多真實案例。 ➡️ 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準備計畫,也能加入社群和其他考生交流。 ➡️ 現在加入 落點/書審面試 趴特 你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或是在他人文章留言解答賺取獎金喔。⛳ 4.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報名 ➡️ 歡迎報名1111人力銀行的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從3/27~4/11直播如火如荼場次不中斷 ➡️ 直播內容涵蓋一階結果後的應對策略、學習歷程製作與科系選填建議。從備審到面試全攻略,幫助你穩健邁向理想大學!🎓 5. 快速職涯發展與探索不只是問問題,升大學小精靈設有按鈕選單,快速提供選填志願建議、職涯探索工具。 ➡️ 提供備受好評的興趣測驗及職涯探索測驗網站連結。 ➡️ 幫助學生從「興趣 → 校系 → 職涯」一條龍思考,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說了這麼多你心動了嗎,快去找我們的升大學小精靈對話看看吧😍😍~https://1111.com.tw/256183/

5分鐘帶你認識「分科測驗」

5分鐘帶你認識「分科測驗」

指考走入歷史,新制「分科測驗」上路自110年7月起,指考正式畫下句點,臺灣的高中升學制度迎來重大轉變,分科測驗成為新的里程碑。這項制度的推出象徵教育評量的新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革之一,就是採用全新的成績分級制度。原本的百分制被改為45級分評量,引發各界高度關注;隨後又調整為60級分並最終定案。這樣的改動雖旨在提升評量精準度與公平性,卻也引來不少質疑與討論聲浪。成績轉換方式這項轉變深受「108課綱」的影響。108課綱導入了學測(X)、分科測驗(Y)以及綜合學習表現(P),也就是俗稱的「學習歷程檔案」。最初,教育部的規劃是將學測與分科測驗的成績合併運用於申請入學與考試分發管道。然而,由於申請入學包含面試等多元評量方式,而分科測驗僅依賴筆試成績,兩者性質不同,加上報考人數的差異,引發了公平性的疑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進行了模擬測試,分別以45級分、60級分和75級分制進行分析。最終,考量到鑑別度與公平性,決定分科測驗採用60級分制。自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制度正式啟用,升學評量方式隨之調整。除了需通過學測或英聽作為基本檢定門檻外,各校系在採計科目方面,將從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考試中擇3至5科作為評分依據。其中,分科測驗至少需採計一科,但若校系採計的是音樂術科,則不受此限制。📚 分科測驗科目分科測驗提供以下7科選考,考生可依報考校系需求自由搭配應試: 1️⃣ 數學甲 2️⃣ 歷史 3️⃣ 地理 4️⃣ 公民與社會 5️⃣ 物理 6️⃣化學 7️⃣ 生物自111學年度起,分科測驗成績改為60級分制,強調細緻的分數區分與比較。📝 學測科目與成績採計方式學測科目共有6科,也採自由選考制: ● 國文(含國綜與國寫) ●英文 ●數學A、數學B(二選一) ●社會 ●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學測成績的計算方式將視其用途而有所不同:當學測作為「檢定科目」時:採用15級分制。當學測作為「採計科目」時:則改採60級分制,與分科測驗相同。分科測驗說明簡介分科測驗各考科的測驗時間均為80分鐘。且各考科均依據108課綱命題,測驗範圍如下表:(資料來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題型與計分方式分科測驗各考科的題型可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僅數學甲)、混合題型與非選擇題型。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各題型的比重,由各考科依其特性而定,可參閱本會大考中心網站公告的111學年度起適用之分科測驗各考科考試說明及參考試卷。答題卷說明111學年度開始,分科測驗將使用「卷卡合一」的A3答題卷,將以往分開的答案卡(適用選擇題型、選填題型)與答案卷(適用非選擇題型)合併為一張,考生可在答題卷上同時作答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透過A3答題卷設計,各考科可依每次考試命題需要,於答題卷中適當納入部分試題內容,設計對應的作答方式。例如:混合題型可以藉由選擇題與非選擇的不同組合方式,透過連續設問,或是主題式設問,配合作答設計,引導考生作答。在非選擇題組方面,亦可透過更多樣化的設問與作答方式,提升評量層次。各科A3答題卷的樣例,可參閱本會大考中心網站公告的參考試卷所搭配使用的答題卷(https://www.ceec.edu.tw)。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大考中心29日分科測驗各科五標。(圖/記者林育如攝)113學年度分科測驗29日公布成績及各科五標。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表示,各科近三年五標接近,大致維持穩定,考科題目具鑑別度。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物理:48、41、28、18、14;化學:51、44、32、21、15;數學甲:45、38、27、18、12;生物:53、48、37、28、23;歷史:52、47、40、33、28;地理:51、47、40、33、28:公民與社會:52、47、39、31、25。113分科測驗 各科五項成績標準。(圖/大考中心提供)113學年度生物、歷史、地理與公民與社會考科的五標為接近,頂標介於51至53級分,前標介於47至48級分,均標、後標與底標分別介於37至40級分、28至33級分與23至28級分。化學考科各標略高於物理考科,頂標分別為51及48級分,前標為44級分與41級分,均標32與28級分,後標與底標分別為21及18級分與15及14級分;數學甲考科頂標為45級分,前標為38級分,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27、18、12級分。近三年分科測驗各科五項成績標準比較。(圖/大考中心提供)物理考科與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皆介於111年至112學年度之間,後標較其餘兩年略低,底標與111學年度同;化學考科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前兩學年度高,底標與112學年度同。數學甲考科113學年度五標均較另兩學年度高,各標較111學年度略高2至3級分;生物考科頂標、前標、底標三年相同,均標、後標較前兩年略低1級分。歷史考科頂標、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介於前兩學年度之間,後標與底標與111學年度相同;地理考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112學年度略低2級分,底標則略低1級分。公民與社會考科較112年學年度高1級分,介於前兩個學年度之間,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後標、底標則較前兩學年度略低2級分。除公告五標之外,大考中心也宣布學測英文考科篇章結構題型選項數調整。歷經研議與多方討論溝通,已經教育部核定調整,由原本「四選四」調整為「五選四」;由五個選項選出四個正確答案,分別填入適當的文章空欄中。此調整自115學年度學測英文科開始實施。調整後115學年度學測英文考科的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將同步公告,提供高中之學期課程規劃與應考準備參考。更多大學考試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考生跑錯教室恐被扣6級分 數學甲考科難易適中具鑑別度

考生跑錯教室恐被扣6級分 數學甲考科難易適中具鑑別度

陽明高中蘇順聖老師(左)、中正高中林榮福老師(中)、建國高中林穎志老師解析數學中考科。(圖/林育如攝)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2日第三節進行數學甲測驗。大考中心表示,應到人數26574人,實到24921人,缺考1653人,到考率93.78%、缺少率6.22%,考試人數相較上午物理、化學應考的人數多。大考中心表示,在前一堂化學考科,有學生跑錯樓層教室,所幸在正式作答之前發現,但依簡章規定,恐被扣減該節考科6級分。 今年數學甲考科取材多元,多為數學甲測驗範圍中所強調的數學知識,也結合生活情境應用。如第3題以西洋棋擺放棋子,評量排列組合;第4組以代幣參加遊戲抽獎,評量機率。 測驗內容中也常見課本數學概念,如第1題三角比;第2題二次曲線;第9題矩陣;第10題直線與圓。 另外,在非選擇題題組引導布題,具鑑別度。例:12-14題,第12題引導學生了解三平面的空間圖像;第13題以計算式證明題評量空間向量的餘弦定理,第14題評量空間中的平面方程式。 大考中心表示,各大題均由易而難布題,多選題的選項亦由易而難排列。整體鑑別度適當,第11題評量數列、指對數函單元,對高分組考生有鑑別度。 中正高中林榮福老師表示,今年考題各年級分布量跟以往相差不大,跨單元也跟以往差不多;相對難的題目集中在多選題。混合題部分各小題之間均有連貫性,前面題目對後面子題具有引導作答的作用。 建國高中林穎志老師指出,多選題中的選項有鑑別度。多選題部分計算量大,對計算擅長同學較易拿高分。 陽明高中蘇順聖老師,這份試題結合生活,且貼近數學觀念的理解,讓考生可以較多時間在處理解題。當中跨單元題目算滿多,多觀念結合一起。但只要對課本內容夠熟悉,大部分能快速掌握考題。考題難易適中,基本題都能拿分,對考生而言,接受度算高。 對於考題難度,中正高中林榮福老師再補充表示,考題難度多在多選題,試題不算最簡單,具有相當鑑別度;蘇順聖老師則指出,此次比去年簡單,對學生相對友善。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已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