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話題

【火熱報名中】財法政經本一家:法政+管理+財經+不分系學群備審這樣寫!

【火熱報名中】財法政經本一家:法政+管理+財經+不分系學群備審這樣寫!

來用「思辨力+行動力」布局備審吧!各場次報名連結:https://prompt.1111.com.tw/lecture/Google Meet 會議連結(可提問互動):講座開始前一小時公布YouTube 直播連結(可掛線聽講):講座開始前一小時公布📊 四大熱門學群解析,看懂備審要寫什麼、怎麼寫才吸睛~📁 如何展現「領導力」、「組織力」、「公共關懷」與「商業思維」?💼 從社團經驗到專題實作,把你的故事說出價值!💡 不只是資料整理,更教你如何寫出自己的可能性!🔸 講者:1111人力銀行 學生職涯發展顧問 陳坤平📢 想跨入法政、商管、財經甚至探索不分系的你,這一場不能錯過!快揪同學爸媽一起來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學問題 24 小時都有人回答你你還在煩惱怎麼準備備審資料或學習歷程嗎!網站右下角的【升大學 AI 小精靈】就是你的升學神隊友✨無論是書審、面試、校系探索還是填志願策略,只要問她,立刻就能獲得貼近需求的解答與建議!現在就點擊與 AI 小精靈對話,讓升學之路更輕鬆、更有方向!👇https://1111.com.tw/25618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 升大學AI小精靈,一次解決所有升學疑問!🔍 1. 指定校系資料查詢推薦輸入像是「台大資工系備審怎麼準備」這類問題,AI 會自動搜尋並提供對應校系的備審參考資料或網址,節省大量找資料的時間。 ➡️ 讓備審資料準備更有方向、有依據。 ➡️ 回應格式清晰易讀,利於快速掃描與儲存。🧠 2. 智慧對話,回答升學疑問升大學小精靈能即時回答有關個人申請、備審資料、學習歷程與面試準備等問題,像是:「114學測國文五標是多少?」、「繁星推薦制度是什麼」通通都能得到清楚的建議。 ➡️ 適合不確定怎麼開始準備、對升學流程不熟的學生。 ➡️ 提供最新大考資訊、相關升學資訊介紹。📚 3. 延伸閱讀推薦+社群連結AI 不只回答你的問題,還會主動推薦相關文章、備審心得、學長姐經驗談與社群討論區,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更多真實案例。 ➡️ 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準備計畫,也能加入社群和其他考生交流。 ➡️ 現在加入 落點/書審面試 趴特 你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或是在他人文章留言解答賺取獎金喔。⛳ 4.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報名 ➡️ 歡迎報名1111人力銀行的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從3/27~4/11直播如火如荼場次不中斷 ➡️ 直播內容涵蓋一階結果後的應對策略、學習歷程製作與科系選填建議。從備審到面試全攻略,幫助你穩健邁向理想大學!🎓 5. 快速職涯發展與探索不只是問問題,升大學小精靈設有按鈕選單,快速提供選填志願建議、職涯探索工具。 ➡️ 提供備受好評的興趣測驗及職涯探索測驗網站連結。 ➡️ 幫助學生從「興趣 → 校系 → 職涯」一條龍思考,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說了這麼多你心動了嗎,快去找我們的升大學小精靈對話看看吧😍😍~https://1111.com.tw/256183/

家長陪孩子選大學志願 專家建議放下面子、裡子

家長陪孩子選大學志願 專家建議放下面子、裡子

學測成績2月24日出爐,選志願是下一步。親職教育專家說,選填志願就是向內分析自身興趣、能力,同時向外了解各科系和職業,「看自己過去的故事,想未來的故事」。家長的角色是盡力傾聽,幫孩子整理故事;若放不下「面子」、「裡子」和「情感」,恐成「雷隊友」,導致親子雙輸。 「爸媽太堅持,孩子大學後常過得不好。」親職教育專家楊俐蓉說,她定期舉辦工作坊輔導選填志願,歸納親子衝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父母有名校情結,孩子若不跟從,他們拉不下面子。第二關乎「裡子」,也就是父母為孩子「錢途」著想,認為孩子不懂事才選「念了會沒飯吃的系」。第三是基於情感,例如台北爸媽內心捨不得,拒讓孩子選讀外縣市大學,但孩子渴望獨立。 楊俐容說,相信多數父母仍認為「孩子平安快樂最重要」,那就練習放手和祝福吧。好的溝通也能化解衝突,像是問孩子「有沒有考量出路」,取代「念這系一定餓死」。她也建議高中生同理爸媽成長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考量,「如果爸媽不吭聲,但讓你自由選擇,表示他們已經很努力在愛你。」 就算親子站在同一條船,選志願前仍要做足功課。楊俐容建議高中生分析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找到做起來得心應手又超愛的事。爸媽能扮演的角色有兩種,第一是盡力傾聽,和孩子聊他熱中的事,協助他歸納、釐清方向。第二是擔任職業探索的橋梁,用人脈幫孩子牽線,讓他們有機會和各行業職人會面。 升學補習班教師建議,選系前一定要上該系網站閱覽大一課程,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高中生生活以念書為主,不少人用專長推估興趣,例如數學考得好就自認適合念數學系,但兩者不見得畫上等號。 補教教師表示,正在讀大學的學長姐,也是值得諮詢的對象。他更建議問轉系生,了解他為何轉系、有哪些跨不過去的關卡,從中得知某系實況。熱愛且高度適應某系的學長姐通常建議選讀,但考生不見得能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

還在煩惱志願選填?南一中校長:多做落點分析

還在煩惱志願選填?南一中校長:多做落點分析

隨著109年大學學測成績公佈,面臨緊接而來的各校系篩選及甄試,相信考生們正為了志願選填而頭痛十足。台南一中校長廖財固向眾考生提出兩個撇步:多做落點分析、「二三一法則」,便能較有效找到適合的六大志願。 先鎖定目標校系 再勤做落點分析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由於目前施行五選四制度,各校系僅能最多採用四科成績,且總級分也不能作為同分超篩條件使用,考生在考科選擇上擁有更大自由,相對應的是更複雜的成績組合,個人特色也更加突出,考生應先鎖定幾個目標校系,透過勤做各家落點分析的方式,確認自己是否能夠如願上榜。廖財固校長說,只要最弱的科目能通過一階篩選,其他科目應無太大問題。 六大志願宜採「二三一法則」 廖財固校長也提出選填志願時最宜採行的「二三一法則」,前兩項選擇比自身成績略高、具挑戰性的夢幻校系,中三項選擇較接近、有把握的保守校系,後一項則選擇比自身成績略低、必定能上榜的安全科系。除「二三一法則」外,其他常見的方式有「三三法則」、「二二二法則」等,考生可依照自身需求,選擇其中任一法則作為參考。 (資料來源:) 落點分析 書面備審攻略

我該怎麼選志願? 1111落點分析大數據助攻

我該怎麼選志願? 1111落點分析大數據助攻

教育部公布109學年度大學校院總量增設調整核定表,下學年起國內大學預計停招59系組、裁撤48系組;按時程推算,停招科系最快四年之後,就會完全退場。109年大學學測今天放榜,1111人力銀行今舉辦記者會,透過1111落點分析協助13萬3千多名考生選填志願以避免踩雷! 畢業於成功高中的許同學,是今年學測的重考生,原先考取成功大學化學系的他,入學就讀一年後,沒想到發現自己對酒精產生過敏,便決定砸下十幾萬元的補習費,進入重考班想再戰學測。今早放榜,交出55級分的亮眼成績,利用落點分析工具,比較各校科系歷年錄取分數,進行初步志願排序,分別是海洋大學商船學系、輪機工程學系與航運管理學系,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 而就讀桃園市公立高中的沈同學,高二時積極參與社團,發現公共事務系的課程與其興趣相符,雖對公民、法律等社會科目特別有把握,但因聽說1月考試題目比模考簡單些,所以也擔心多數考生都考很好,因是應屆考生沒有選填志願的經驗,相對依賴落點分析系統,盼能順利通過第一階段,使其準備的備審資料能派上用場。 落點分析創單日300萬瀏覽數 1111人力銀行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表示,為協助逾13萬名考生解決選填志願困擾,只要成為1111會員即可免費登入「1111落點分析」,今(24)日放榜當日,開放廣大考生、家長輸入學測成績,透過大數據演算,在學測五標的架構下即列出符合成績的校系結果,而五標包括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之考生級分)、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之考生級分)、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之考生級分)、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之考生級分),低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之考生級分)。 觀察2019年學測考生選填志願行為,1111落點分析更是創下單日近300萬次瀏覽數,吸引13萬8千人爭相登入使用該功能;為避免去年度發生參採科目5選4,因為部分考科難度偏易而發生同級分者爆增,部分學系出現超篩現象使得「高分落榜」,也讓重考生人數創下新高,對此,1111落點分析功能進化,納入去年、今年的學系錄取名額變化、學系註冊率、篩選倍率及對應的未來職務發展,提供最實用完整的資訊。 李大華指出,精準的落點分析只是進攻屬意學系的第一步,如何通過第二階段備審資料與面試,順利拿下入學資格才是重點,1111落點分析提供18學群的考古題準備、讀書計劃撰寫、自傳、面試注意事項,還有學長姐現身分享影片介紹所學技能、學群特色及畢業出路,實用性十足! 企業最愛大學看這裡 而考生究竟該如何適性選系,為將來的職涯鋪出優勢?根據1111大學網「2020企業最愛大學」,針對1,940位企業主管及人資進行調查發現,在北北基地區,一般大學以「臺灣大學」、「輔仁大學」 「政治大學」最受歡迎;科技院校則是「臺北科大」、「臺灣科技大學」、「致理科大」倍受青睞。 在桃竹苗地區,一般大學排名為「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科技院校則是「龍華科大」、「明新科大」、「元培醫事科大」。 在中彰投地區,一般大學排名為「逢甲大學」、「東海大學」、「中興大學」最受歡迎;科技院校則是「勤益科大」、「臺中科大」、「朝陽科大」。 在雲嘉南地區,一般大學排名為「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最受歡迎;科技院校則是「虎尾科大」、「南臺科大」、「嘉南藥理」。 在高屏地區,一般大學排名為「中山大學」、「高雄大學」、「義守大學」最受歡迎;科技院校則是「高雄科大」、「屏東科大」、「高雄餐旅」。 李大華建議考生選填志願,不論是偏愛選系還是偏好名校,都可以先上1111大學網瀏覽18大學群,可看出歷年學生人數統計、核心課程及畢業出路等,以作為將來步入職場參考,贏在起跑點。 (資料來源:) 落點分析 書面備審攻略

選填志願的小幫手-學群數據知多少

選填志願的小幫手-學群數據知多少

昨日為統測登記分發的志願選填日第一天,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也於當天公布了相關的數據,今年登記分發的名額加上了自甄選入學回流的11,725名後,共計提供了47,149的招生名額。與107年的47,185相比,雖有些微減少,但若以國立大專校院為目標的考生,今年國立大專校院於統測登記分發釋出的招生名額多出了161名。比起在意國立大專校院看似錄取率稍高了一點,我們更需要擔憂的是私立大專院校的招生名額正在受到擠壓,因此志願的選填更是增加了未來這所大學是否還具有競爭力的風險。(統測選填登記志願系統) 雖說參加登記分發的考生們在考試前就已經決定好了未來的方向,但是每年跨考其他群類別,或是升上大學後轉系的學生從來就不在少數,因此若是高職讀完仍對未來有所迷網的同學,不妨先來好好了解一下18學群近年來的就讀趨勢。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基本上除了107年受到龍年的影響考生有逆勢成長外,其餘自103年起每年的新生人數都是每況愈下,從103年的近25萬名新生數到107年不到20萬名的新生,其落差幅度已達到了22.93%。在此並不對各學群的優劣做出評論,事實上行行出狀元,不論各學群、各行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藉由新生選擇就讀學群的分布,可以看出什麼類型的學群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又或者可以逆向操作,選擇冷門的學群,在競爭者較少的情況下成為其中的翹楚。 各學群近5年走向: 新生人數自近兩年有不減反升的趨勢,且新生選擇資訊學群的比例也於107年達到最高7.34%。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為所有學群中最多者,然而近年新生人數明顯下降,與過往相比減少了萬名新生就讀。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受少子化影響於103年後持續下滑,然而新生選擇就讀數理化學群的比例卻有些微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並無明顯變化,唯新生選擇就讀該學群的比例有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不高,但於少子化的影響下並無減少趨勢。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近年受少子化影響,與過往相比減少近千名新生。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雖為所有學群中最少,近兩年新生人數卻逆勢上升近千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與新生選擇就讀該學群的比例,都於近年明顯下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逐年以近4%~6%的幅度上升。 詳細資訊 學群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與總新生人數同步減少。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4年後逐年下降。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整體並無明顯波動。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與過往相比雖有減少,但整體並無明顯的衰退。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新生就讀意願並無明顯變動。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受少子化影響雖有減少,但新生就讀意願卻有逆勢些微上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自104年後有逐年減少的現象。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6年急遽降低後,於107龍年有些許提升。 詳細資訊 新生人數於103年趨近飽和後,開始逐年下降,又以106年下降幅度最大。 詳細資訊

已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