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話題

【火熱報名中】塑造社會的力量:社會與心理+教育+文史哲+外語學群備審面試這樣準備!

【火熱報名中】塑造社會的力量:社會與心理+教育+文史哲+外語學群備審面試這樣準備!

你準備好用「文字力+同理心」打造屬於自己的故事了嗎?各場次報名連結:https://prompt.1111.com.tw/lecture/Google Meet 會議連結(可提問互動):https://meet.google.com/wrz-ymsh-fimYouTube 直播連結(可掛線聽講):https://youtube.com/live/p0ZihH0U6jk?feature=share📚 四大人文社會學群拆解,一次掌握備審與面試怎麼佈局~🗂️ 如何展現「表達力」、「觀察力」與「價值思辨」?🎤 從閱讀體會到生活實踐,都是你的最佳證明!💡 這場講座,不只是升學準備,更幫你釐清自我定位與未來方向!🔸 講者:內壢高中 楊璦慈老師🔸 時間:4/22(二)19:00-20:30@Google Meet📢 想用文字與思想改變世界的你,千萬別錯過~快揪同學、邀爸媽一起來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學問題 24 小時都有人回答你你還在煩惱怎麼準備備審資料或學習歷程嗎!網站右下角的【升大學 AI 小精靈】就是你的升學神隊友✨無論是書審、面試、校系探索還是填志願策略,只要問她,立刻就能獲得貼近需求的解答與建議!現在就點擊與 AI 小精靈對話,讓升學之路更輕鬆、更有方向!👇https://1111.com.tw/25618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升大學AI小精靈,有問必答幫您解決大小事!

💡 升大學AI小精靈,一次解決所有升學疑問!🔍 1. 指定校系資料查詢推薦輸入像是「台大資工系備審怎麼準備」這類問題,AI 會自動搜尋並提供對應校系的備審參考資料或網址,節省大量找資料的時間。 ➡️ 讓備審資料準備更有方向、有依據。 ➡️ 回應格式清晰易讀,利於快速掃描與儲存。🧠 2. 智慧對話,回答升學疑問升大學小精靈能即時回答有關個人申請、備審資料、學習歷程與面試準備等問題,像是:「114學測國文五標是多少?」、「繁星推薦制度是什麼」通通都能得到清楚的建議。 ➡️ 適合不確定怎麼開始準備、對升學流程不熟的學生。 ➡️ 提供最新大考資訊、相關升學資訊介紹。📚 3. 延伸閱讀推薦+社群連結AI 不只回答你的問題,還會主動推薦相關文章、備審心得、學長姐經驗談與社群討論區,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更多真實案例。 ➡️ 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準備計畫,也能加入社群和其他考生交流。 ➡️ 現在加入 落點/書審面試 趴特 你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或是在他人文章留言解答賺取獎金喔。⛳ 4.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報名 ➡️ 歡迎報名1111人力銀行的 個人申請系列線上講座,從3/27~4/11直播如火如荼場次不中斷 ➡️ 直播內容涵蓋一階結果後的應對策略、學習歷程製作與科系選填建議。從備審到面試全攻略,幫助你穩健邁向理想大學!🎓 5. 快速職涯發展與探索不只是問問題,升大學小精靈設有按鈕選單,快速提供選填志願建議、職涯探索工具。 ➡️ 提供備受好評的興趣測驗及職涯探索測驗網站連結。 ➡️ 幫助學生從「興趣 → 校系 → 職涯」一條龍思考,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說了這麼多你心動了嗎,快去找我們的升大學小精靈對話看看吧😍😍~https://1111.com.tw/256183/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重要時程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重要時程

🗓️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重要時程‧簡章發售期間:​113年8月6日起至114年7月12日止​‧ 報名期間:​114年6月5日至6月17日‧ 考試日期:​114年7月11日(星期五)至7月12日(星期六)‧公布成績:114年7月29日(星期二)‧登記分發志願及繳費:114年7月29日(星期二)~114年8月4日(星期一)(中午12:00止)‧公布分發入學錄取名單:114年8月13日 (星期三)考生可於上述期間內完成報名手續,並於考試前下載或購買簡章,以了解詳細考試資訊。📘 簡章取得方式電子檔下載:​可至大考中心網站下載學測、英聽、分科三合一的「114學年度考試簡章」PDF檔。紙本購買:​每本新臺幣50元,個別報名的考生可上網至大考中心網站「出版/訂購」處的「簡章專區」購買,或直接至大考中心一樓服務台洽購(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237號)。集體報名的考生可向所屬學校或補習班購買。

5分鐘帶你認識「分科測驗」

5分鐘帶你認識「分科測驗」

指考走入歷史,新制「分科測驗」上路自110年7月起,指考正式畫下句點,臺灣的高中升學制度迎來重大轉變,分科測驗成為新的里程碑。這項制度的推出象徵教育評量的新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革之一,就是採用全新的成績分級制度。原本的百分制被改為45級分評量,引發各界高度關注;隨後又調整為60級分並最終定案。這樣的改動雖旨在提升評量精準度與公平性,卻也引來不少質疑與討論聲浪。成績轉換方式這項轉變深受「108課綱」的影響。108課綱導入了學測(X)、分科測驗(Y)以及綜合學習表現(P),也就是俗稱的「學習歷程檔案」。最初,教育部的規劃是將學測與分科測驗的成績合併運用於申請入學與考試分發管道。然而,由於申請入學包含面試等多元評量方式,而分科測驗僅依賴筆試成績,兩者性質不同,加上報考人數的差異,引發了公平性的疑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進行了模擬測試,分別以45級分、60級分和75級分制進行分析。最終,考量到鑑別度與公平性,決定分科測驗採用60級分制。自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制度正式啟用,升學評量方式隨之調整。除了需通過學測或英聽作為基本檢定門檻外,各校系在採計科目方面,將從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考試中擇3至5科作為評分依據。其中,分科測驗至少需採計一科,但若校系採計的是音樂術科,則不受此限制。📚 分科測驗科目分科測驗提供以下7科選考,考生可依報考校系需求自由搭配應試: 1️⃣ 數學甲 2️⃣ 歷史 3️⃣ 地理 4️⃣ 公民與社會 5️⃣ 物理 6️⃣化學 7️⃣ 生物自111學年度起,分科測驗成績改為60級分制,強調細緻的分數區分與比較。📝 學測科目與成績採計方式學測科目共有6科,也採自由選考制: ● 國文(含國綜與國寫) ●英文 ●數學A、數學B(二選一) ●社會 ●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學測成績的計算方式將視其用途而有所不同:當學測作為「檢定科目」時:採用15級分制。當學測作為「採計科目」時:則改採60級分制,與分科測驗相同。分科測驗說明簡介分科測驗各考科的測驗時間均為80分鐘。且各考科均依據108課綱命題,測驗範圍如下表:(資料來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題型與計分方式分科測驗各考科的題型可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僅數學甲)、混合題型與非選擇題型。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各題型的比重,由各考科依其特性而定,可參閱本會大考中心網站公告的111學年度起適用之分科測驗各考科考試說明及參考試卷。答題卷說明111學年度開始,分科測驗將使用「卷卡合一」的A3答題卷,將以往分開的答案卡(適用選擇題型、選填題型)與答案卷(適用非選擇題型)合併為一張,考生可在答題卷上同時作答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透過A3答題卷設計,各考科可依每次考試命題需要,於答題卷中適當納入部分試題內容,設計對應的作答方式。例如:混合題型可以藉由選擇題與非選擇的不同組合方式,透過連續設問,或是主題式設問,配合作答設計,引導考生作答。在非選擇題組方面,亦可透過更多樣化的設問與作答方式,提升評量層次。各科A3答題卷的樣例,可參閱本會大考中心網站公告的參考試卷所搭配使用的答題卷(https://www.ceec.edu.tw)。

114學年英聽、學測、分科測驗考程公布 簡章8/6公告發售

114學年英聽、學測、分科測驗考程公布 簡章8/6公告發售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114 學年度考試簡章8月6日公告與發售。(圖/123RF)明年升大學準考生注意!大考中心公布114 學年大考日程,114 學年度考試簡章於8月6日(二)公告與發售,簡章內容包含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學科能力測驗,以及分科測驗三項考試之測驗說明、試務作業、試場規則及違規處理辦法等部分。大考中心請考生務必詳閱簡章,並於各項考試所定期間內,完成報名或應考服務申請相關作業。114學年度英聽舉辦兩次,考試日期分別為10月19 日(六)及12月14日(六),考生可以自由選考,成績擇優使用。114 學年度各項考試報名及考試日程。(圖/大考中心提供)學測考試日期為114年1月18日(六)至1月20日(一),共計三日。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 A、數學 B、社會、自然共 6 科,考生可自由選考。分科測驗考試日期則為114年7月11日(五)至7月12(六),共計二日。考試科目包括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共 8 科,考生可自由選考,各科考試時間均為 80 分鐘。數學乙是本學年度新增之考科,安排於第二天下午第一節考試。針對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考生應考服務之優化,考生於英聽第一次考試提出申請並經審查通過者,於報名英聽第二次考試時可直接沿用審查通過項目,不須再提出申請。但英聽第二次考試,如因障礙情況改變,或未及於英聽第一次考試申請特殊項目應考服務者,應於規定日期申請應考服務。英聽、學測、分科測驗三項考試成績,可用於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管道,以及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管道、部分大學的進修學士班招生等。除此之外,尚有許多其他入學管道或國外大學也會使用。建議考生報考前多留意相關招生簡章等資訊。大考中心表示,紙本版考試簡章發售日期自8月6 日(二)起至114年7月12日(六)止,每本50元。可至大考中心網站「出版/訂購」簡章專區訂購,或至大考中心一樓服務台購買;網路版考試簡章於8月6日(二)公告於大考中心網站簡章專區,供查覽、列印或下載。更多大學考試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分科測驗五標公布 化學、數學甲頂、前、均標提高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大考中心29日分科測驗各科五標。(圖/記者林育如攝)113學年度分科測驗29日公布成績及各科五標。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表示,各科近三年五標接近,大致維持穩定,考科題目具鑑別度。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物理:48、41、28、18、14;化學:51、44、32、21、15;數學甲:45、38、27、18、12;生物:53、48、37、28、23;歷史:52、47、40、33、28;地理:51、47、40、33、28:公民與社會:52、47、39、31、25。113分科測驗 各科五項成績標準。(圖/大考中心提供)113學年度生物、歷史、地理與公民與社會考科的五標為接近,頂標介於51至53級分,前標介於47至48級分,均標、後標與底標分別介於37至40級分、28至33級分與23至28級分。化學考科各標略高於物理考科,頂標分別為51及48級分,前標為44級分與41級分,均標32與28級分,後標與底標分別為21及18級分與15及14級分;數學甲考科頂標為45級分,前標為38級分,均標、後標、底標分別為27、18、12級分。近三年分科測驗各科五項成績標準比較。(圖/大考中心提供)物理考科與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皆介於111年至112學年度之間,後標較其餘兩年略低,底標與111學年度同;化學考科113學年度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前兩學年度高,底標與112學年度同。數學甲考科113學年度五標均較另兩學年度高,各標較111學年度略高2至3級分;生物考科頂標、前標、底標三年相同,均標、後標較前兩年略低1級分。歷史考科頂標、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介於前兩學年度之間,後標與底標與111學年度相同;地理考科頂標、前標、均標、後標較112學年度略低2級分,底標則略低1級分。公民與社會考科較112年學年度高1級分,介於前兩個學年度之間,前標與112學年度相同,均標、後標、底標則較前兩學年度略低2級分。除公告五標之外,大考中心也宣布學測英文考科篇章結構題型選項數調整。歷經研議與多方討論溝通,已經教育部核定調整,由原本「四選四」調整為「五選四」;由五個選項選出四個正確答案,分別填入適當的文章空欄中。此調整自115學年度學測英文科開始實施。調整後115學年度學測英文考科的考試說明與參考試卷,將同步公告,提供高中之學期課程規劃與應考準備參考。更多大學考試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公民與社會考科偏難 關注多樣社會議題

公民與社會考科偏難 關注多樣社會議題

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左)、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中)、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右)。(圖/林育如攝)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3日最後一科為公民與社會科測驗。大考中心統計,應到人數21151人,實到19599人,缺考1552人,到考率92.66%,缺考率7.34%。 入闈教師群表示,試題取材自生活與學術情境,如生活情境以考生所處校園現象開啟第1題,從校園、社區、社會、國家到全球,最末並以國際秩序討論為整卷結尾,引導考生對日常生活與社會各種現象,進行理解與詮釋。 題數、題型配置同112年,包含選擇題型39題與非選擇題型4題,共計43題。另外,題組題共計12題組32小題,不但整合不同主題的學習內容,且其中有9題組為跨學門試題,以測驗考生知識統整和應用公民知識,論述自己主張,並能提出合理論證的能力。 13日在最後一科「公民與社會」考科結束後,入闈教師、試考生、研究人員出闈場。(圖/林育如攝) 今年試題對社會處境不利群體權益保障尤為關注,如障礙者、少數族群、農民、勞工與國際移工、助產士等。時事議題則有行政立法運作機制、年長者犯罪、性別、限水措施、國會立法程序等。 入闈的試考生認為,本次考題靈活、題型多元,且相較傳統社會科題型,本份試題單純背誦類題型較少,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臨場對考題文字的理解、思考與辨析。此外,試考生也指出,本份試題可視為紛亂社會中理性的縮影,涉及身心障礙、族群、勞工、性別與國際移工等社會議題。 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科整體而言,難易度中間偏難,具鑑別度。題目文本的選擇較往年多元,增加過去少見的創新題材。在題型上,圖表數據判讀題亦增加。學生不僅需熟悉課綱學習內容,亦需著重對各種生活議題的觀察,運用公民公民知識概念分析題文資證據,統整各項資訊並進行邏輯推理,才能準確作答。 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針對命題分析指出,今年命題取材包含少數族群議題,如原住民政治參與、多元族群文化等;勞動議題命題數增加,如勞動權益、國際移工權益;全球化議題亦將世界貿易組、國際政治與衝突入題。 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表示,針對混合題及非選擇題,整體而言,此次題目偏難,占總分30分,其中非選擇題占22分。蔡銘晃老師指出開放性提問為將來命題趨勢。但若開放性提問不夠精準,在答題上容易包含各種可能答案。例如第37題需回答兩項法律理由的提問,難以判斷是否從法律角度去說明或是以法律原則回應提問,學生難以聚焦作答。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分科測驗生物考科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 鑑別度中偏高

分科測驗生物考科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 鑑別度中偏高

建國高中周麗芬老師(左)、建國高中劉玉山老師(中)、新莊高中李貞苡老師解析生物考科。(圖/林育如攝) 記者林育如/綜合報導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2日第4節進行生物考科測驗。大考中心表示,應到人數15484人,實到13987人,缺考1497人,到考率90.33%、缺少率9.67%。 入闈的高中教師分析,生物考科核心素養包含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本質、核心概念。測驗主軸包含各學科基本知識概念、科學史、進階概念統整能力、邏輯辯證、實驗設計、資料分析、圖表判讀、解釋、應用、推理與問題解決。 試題取材從課本學習出發,廣泛涉獵時事與科學新知,注重實驗實作。當中包含邦克列酸中毒事件,讓學生深入認識中毒事件在生理上的致病機轉;另也有最新分子生物演化與發生生物學的期刊論文轉換成的閱讀題。此外,透過實驗題著重學生親身體驗後對現象、觀察所獲得的認知,如同生物學在博物層次強調實際觀察、經歷所帶來的知識累積。 本次闈內試考生認為,整份試題取材橫跨選修生物的內容,選修生物第4冊的比例較往年提升,選修生物第3冊的比例則較少。 大考中心表示,整卷試題尚算適中,部分來自需要大量基本生物學認知,學生只要有認真學習課本知識,一定能認知理解每一題的題幹或選項上的測驗內容與主題。 建國中學劉玉山老師表示,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鑑別度中偏高。以往單複選混合在一起,今年把單選、多選分開。主要希望學生具備核心知識,再融入分析、歸納、判讀能力,因此大部分為科學素養題,但也不少記憶性知識。 劉玉山老師指出,少數題目超過課本內容,例如第3題C及D選項,同學可能不易判斷。建國高中周麗芬老師,今年題目縮短有利學生閱讀,結合基本知識、推理,能考出學子能力,她相當肯定出題老師的用心。 新莊高中李貞苡老師表示,今年考題如邦克列酸中毒事件,從時事題測驗學子能否透過生活連結生物學基本知識的學習。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

111年 07月27日 指考簡易查詢網頁|指考五標公告

111年 07月27日 指考簡易查詢網頁|指考五標公告

依據1111整理大考中心所公告的111年指考重要日期表,現已來到了8/16寄發指考成績單的放榜日子!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一如既往地在上午9點開放線上指考成績查詢系統,並公告招生名額(含回流名額)、登記分發志願單機版、指定科目考試組合成績人數累計及最低登記標準,以及開始開放繳交登記費。 111年指考分數查詢-傳送門如下: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各科成績標準一覽表: ※以上五項標準之計算,均不含缺考生之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例:某科之到考考生為24,982人,則該科五項成績標準為 頂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21,985名(24,982×88%=21,984.16,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前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8,737名(24,982×75%=18,736.5,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均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2,491名(24,982×50%=12,491)考生的成績,再取整數(小數只捨不入)。 後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6,246名(24,982×25%=6,245.5,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底標: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2,998名(24,982×12%=2,997.84,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考生的成績。 附上比較的去年109指考五標: 資料來源大考入學中心簡易網頁

109指考五標公告、寄發指考成績簡訊|7/17起開放指考查詢

109指考五標公告、寄發指考成績簡訊|7/17起開放指考查詢

依據1111整理大考中心所公告的109年指考重要日期表,現已來到了7/17寄發指考成績單的放榜日子!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一如既往地在上午9點開放線上指考成績查詢系統,並公告招生名額(含回流名額)、登記分發志願單機版、指定科目考試組合成績人數累計及最低登記標準,以及開始開放繳交登記運用以上公告資料,可以做些什麼事?1-從109指考五標變化來初步觀察考題難易度變化:與108學年指考相比,今年英文、化學、物理、歷史的頂標分數都提升,其中化學提升5分最多;而國文、數甲、數乙、生物、地理、公民與社會的頂標分數降低,其中國文跟數乙降低8分最多。如下表:附上比較的去年108指考五標:2-使用最新109年指考落點分析查詢系統:在1111落點分析的部分,系統已於7/17將比指考五標更為詳細的「109年指考各考科累積人數資料」進行更新(如下圖),可清楚讓考生掌握自己的各考科成績在全國中的PR值。此外,更在系統結果內參考109指考五標,並加以衡量今年考題難易度變化,提供了109錄取分數預估,藉以推測考生的校系錄取機會。最後提醒,指考線上登記分發志願的時間為7/24上午9:00起至7/28下午4:30止拿到指考分數的各位考生,趕緊把握時間做指考落點分析吧!立即輸入成績1111指考落點分析祝福各位考生校系申請一切順利。

指考應試密技 每天1.5小時給數學

指考應試密技 每天1.5小時給數學

指定考試(以下簡稱指考)的測驗目標,是為了協助大學校系選才,針對考生未來修習各校系專業課程時所需之數學知識,進行較具深度的評量。因此,在指考歷屆試題上,數甲具有以下特色:(1)多個概念整合(2)有相當程度的計算量(3)少有「情境題」,直接考數學程度。而數乙則具有:(1)觀念單一(2)題幹偏長(3)圖表稍多,但計算不難的特色。近5年數甲試題的命題重點是:函數、方程式、不等式、機率、三角函數、平面幾何、空間幾何、矩陣、微積分(微積分每年約出40分左右)等與大學的初等微積分、高等微積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之課程可相銜接的單元;而數乙的命題重點則在於:多項式、多項方程式、多項不等式、指對數、矩陣、排列組合、機率、數據分析、統計。這些與大學的商用微積分、統計學、作業研究之課程有關的單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99課綱首度將過去只有自然組才會考的「極限」,列入高三下的選修單元,因此,選考數乙的同學比較少有這單元的數乙歷屆試題可參考(除了103年的多選的5題外)。因此建議可由數甲歷屆試題中找極限題目練習,以強化個人答題能力,使自身更增加在指考選填志願時的競爭力。及早準備,核心統整千萬不要等到申請結果揭曉後,再開始準備指考!須知距離指考時間只剩下2個月,是不可能將1到6冊做充分複習的,其實,從考完學測的隔天,就是準備指考的開始,同學更不可對三下的課程漫不經心。許多實例顯示,高三下的課程往往與大一的課程內容息息相關,所以相反地同學們應更認真聽高三老師的授課,增進未來對大一課程的理解及吸收程度! 另外,可擬好計畫,每天至少固定算1.5至2小時的數學,至少將近5年歷屆試題,老師指定的教材,和過去訂正過的考卷等做到精熟。並多與師長或同儕討論破題策略與解題技巧,以因應要求統整觀念或計算能力的指考。準備數甲的同學,林名揚老師建議應採用核心讀書法,也就是將一個個重要概念,做延伸與比較,例如:空間中給四點如何求體積?又平面上給三點,與空間中給三點求面積的方法有何差異?複數、向量與矩陣有何相同性質等。對照歷屆數甲指考試題中的計算題部分,常考題組式的綜合比較題,且占分相當重(如103年計算第一、第二題,102年計算第一、第二題,100年計算第一、二題、……)。 指考數學一共約有11~14題,作答時間固定是80分鐘,有兩題非選題(計算題),並且不倒扣!因此,不論答案卡或答案卷千萬不要留白!計算題即便無法完全答對,也要將相關公式及想法用文字呈現,或許可得到一些局部的分數,建議同學的大原則是:一定要挑會寫的先寫,答題順序是:單選→填充→多選→計算,並且至少預留30 分鐘做計算題。若同學們能參考上述原則,克服惰性,展現毅力,相信必能在指考數學科得到令人滿意的成績,在此預祝同學順利成功,金榜題名! 資料來源:yahoo